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云霄阁建阁之谜浅析

云霄阁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万历十年重修,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云霄阁呈迭式塔形,底层分前后两座——前堂为夫人宫,后堂为仙师殿,供奉仙师菩萨;第二层为观音殿,奉观音佛像;第三层为玄天帝殿;第四层为北帝祖师殿;第五层天后圣母殿;第六层为魁星点斗殿;第七层为钟鼓。

云霄阁第一、二层为“泥木结构”建筑,墙厚二尺,外观呈四方形,三层开始转八角形,全用木头架设,檩椽交错,圆柱顶立,结构精致,顶棚、窗棣、神龛上分别绘有龙凤图案、花鸟浮雕,檐头八角翘鳖,葫芦刹顶,有木梯直通各层。整座塔占地近400平方米,塔身高20米。400多年来,云霄阁历经风雨而岿然不动,这座浑然天成的斜塔是客家建筑的一个奇迹。

云霄阁位于田背村口之田背溪边,村民又称之为“水口宫”。周边巨树相拥,碧水环绕,石桥虹卧,古宅比邻,环境清幽。为什么要在此建塔呢?查阅相关资料,试对云霄阁建造之谜做个浅析。

其一,为田背村“矗立华表”

华表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做“犼”,汉族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在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

其二,为田背村“镇山镇水”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在民间的普遍应用符号,是从中国哲学经典《周易》中派生出来的。风水,说得浅显一点,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用西方的科学去解释,它就是人文地理,是由古人观天象,识地理,综合考虑适应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种因素得来的。据考证,明清时期,中国古塔受风水术的影响,一批风水宝塔应运而生。塔,是一种特殊建筑,属阳宅建筑之一。凡是有风水意义的塔,诸如镇山、镇水、镇邪、点缀河山、显示教化等,我们都称之为风水塔。风水塔一般修在水口,作为一邑一郡一乡之华表。田背村东、西、北三面环山,但峰不够耸拔,东南方(即巽方)村口处地势低,田背溪从此出村。在村子东南方建塔,暗合“紫气东来”之意,弥补地形缺陷,使风景完善。此外,据先辈们讲,田背村建塔的另一番含义在于“镇水”,镇住东南面村口溪水出村之“咽喉”要塞,可保全村平安。

其三,为田背村“振兴文运”

我国的文峰塔,文武庙、文昌阁、魁楼等建筑,一般遵从文东武西的格局,因而昌阁,魁楼也都应在甲、巽、丙、丁四个方位建。也即东方,东南方,南方。因为我国西北地势高,东南低,水一般从西往东流,水口一般在东南或南向。建风水塔振兴文运,盛行于明中叶至清代,一般修得细长,似毛笔插入云霄,似乎要在苍天上书写什么。文塔标志着这个地方重视教育,是儒家用来兴文运的一种建筑形式,同时也是风水观念的产物,就不难理解“云霄阁”得名的含义。它像一支巨笔,大有倚天铺云,写尽乾坤沧桑之势。村里学子每每见到此塔,油然而生追慕前贤的感慨。学子们至此登高望远,心胸豁然开朗。

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巽”。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

田背村东西北三面环山,南有水抱,风水极佳。村子西有山似座笔架,可惜有架无笔,东南有田背溪水为墨,只待巨笔来蘸,于是先人在村东南巽方建一塔似巨笔,以振兴文运,庇护田背村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村子走出的大学生有200多人,如今分布在祖国各地。像共和国少将刘振球(1909—1997)就是从田背村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田背村在中都镇中算是出人才较多的村庄,是不是与云霄阁的庇佑有关呢?

我想,当初建塔之人,应未曾想到此塔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云霄阁之神奇,体现了古先贤的智慧和天地人和理念,令人叹服!几百年来,它饱熏风雨,用自己的神奇力量默默守护庇佑着田背村及其村民。

最后,作为从田背村走出的、曾经沐浴云霄阁恩泽的学子,怀虔诚感恩之心特撰一联颂之:“巨笔入云霄,具述人间冷暖;神阁归众望,长庥田背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