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梅兰芳个人资料(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艺术人生)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梅兰芳先生的艺术人生。

梅兰芳

出身梨园

梅兰芳先生出生于梨园世家,他伴随的不是我们现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却是凄惨的童年。梅兰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画卷,被称为同光十三绝,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剧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别著名的旦角演员,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岁,距离梅兰芳先生出世还有十二年的时间。而梅兰芳先生的父亲梅竹芬,在他四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优秀的京剧旦角演员。那么梅兰芳从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剧琴师梅雨田先生抚养长大。不过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兰芳虚岁十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梅兰芳先生的母亲,在他虚岁十五岁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们可能以为,因为梅兰芳先生出生于梨园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条明星的道路。但实际上在清末的历史规制里,梨园的后代是没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因此幼小的梅兰芳在他九岁那年,就不得不开始学戏。

同光十三绝,左三为梅巧玲

学艺之路

按道理说出身于梨园世家,梅兰芳应该有很好的艺术基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刚开始学戏的时候过程很不顺利。他学得很慢,最开始的几个老师都对他很不满意。最后是由他祖父的当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轻一点的老先生,吴菱仙先生开始教授他,可能因为比较适合他学习,用一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渐渐步入了正轨。

1902年九岁开始学戏到1904年十一岁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是昆剧《长生殿》当中鹊桥密誓这一段,他演的不是杨贵妃,他演的是鹊桥密誓里边的那个织女,因为个子很小,他站在鹊桥上还要老师给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进入当时京城的一家科班,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后来办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可以称为京剧第一科班的,富连成科班,1907年的时候它还叫喜连城。梅兰芳进入喜连成科班搭班唱戏,演出了两年时间,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变声,对于他作为一个旦角演员来讲,嗓子变声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演出就得停止了。而这个时候呢他的母亲又刚刚去世,双重的精神上的打击。家里人很照顾他,让他暂停演出回到家里来,并且这个时候给他成了亲。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梅兰芳剪了发辫照相留念,这两件事情都能够体现出梅兰芳是一个很时尚的人。剪掉辫子很时尚照相也是很时尚,老舍先生写的著名的话剧《龙须沟》里头,那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龙须沟》里边的那个老大娘说不喜欢照相,照一回丢一回魂儿。也就说到了1949年前后,当时的人们对于照相这件事情,都还是觉得不是那么的司空见惯。而梅兰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国元年,他不但第一时间就剪掉了头上的辫子,而且还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初露锋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剧旦行的表演领域,开始在北京崭露头角。一定意义上说他并不属于出名特别早 ,因为我们现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说上台去表演,可能三四岁四五岁,就有可能比如说登上春晚的舞台,一举成名天下知。而梅兰芳呢在九岁十岁那个时候开窍还比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岁十八九岁,才在京城的演艺界崭露头角,那么一个京剧演员。除了在北京地区崭露头角还不够,还要有全国性的影响才能够站住脚。

那么时间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说他的人生第一个转折点,是随同当时的须生名家王凤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剧在早年,是以老生作为第一主演,王凤卿先生作为京剧的后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个特别优秀的传人,在当时全国闻名。所以上海专门请他带着一个戏班去演出,他以一种提携的方式带着梅兰芳,梅兰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几岁,既是带他去出名也是带他去挣钱。到了上海,一开始梅兰芳先生是挂二牌旦角,头牌老生是王凤卿。王凤卿先生特别看中青年梅兰芳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后,他还向主办方专门提出能不能给我这位贤弟,让他唱一次大轴。所谓大轴呢就是一台演出里边,最后一个出场的节目。现在好像已经特别习惯把最后一个出场的最精彩的节目,称为压轴。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才叫压轴戏,倒数第一个最精彩的称为大轴戏。那么梅兰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念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体现长处的一台戏,《穆柯寨枪挑穆天王》演出大轴,顿时在上海打响。可以说所有的到场的观众,包括媒体都特别关注,北京来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兰芳,他不但是能够唱唱功戏见长的青衣,同时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带打特别精彩的戏。

梅兰芳在上海打响以后,回到北京可以说具有了全国性的影响,首先对他们自己家里,在经济条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亲因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顿情况,在这个时候因为在上海挣的钱就彻底解决了、

奠定地位

梅兰芳回到北京以后,已经拥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他下一步做什么,这是今天如果有这样的影视明星,也需要考虑的问题,出了名下一步怎么做。

梅兰芳做了几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区的演出,他发现有人在演现代戏,今天叫现代戏,当时叫时装戏 。所以梅兰芳利用自己当时特别年轻扮相很好的这样一个优势,首先他创排了一系列的时装戏,例如《一缕麻》。当时他创排的时装戏北京的票房号召力非常之强。

《一缕麻》

与此同时呢梅兰芳还开始进一步的向很多昆剧老艺人,学习传统的昆曲剧目,以丰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过《牡丹亭 春香闹学》,他演的是春香。梅兰芳对昆剧艺术的追求,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还拍摄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部电影,就是《牡丹亭》的《游园惊梦》,当年已经六十七岁的梅兰芳先生扮演的杜丽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师的面前就被掩盖了光芒,而这个时候已经年近七旬的梅兰芳先生,依然还表现出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他回到北京以后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装新戏,这可以说是梅兰芳先生在继承和创新,这两部分工作都进行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以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全新的创作。古装新戏分别是排演于1910年代的《太真外传》和《天女散花》,古装新戏的扮相和梅兰芳先生传统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头饰采取了古代仕女画当中的吸收出来的发髻,服装也是全新的设计,但是这种全新的设计,又可以跟中国传统审美结合起来。每一部古装新戏还有专门的为这个戏和这个人物设计的,专门的独立的歌舞单元。那么有了传统戏的底子,有了时装戏的创作,有了昆曲戏的学习,创作出来的古装新戏在当时可以说是全国范围之内,都有极大的票房号召力,从而使得梅兰芳的艺术地位,可以说在当年就达到了最高的一个水准。

《太真外传》

出国交流

梅兰芳先生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雄踞了当时国内娱乐界的一线的一哥兼一姐,那么他的本人的艺术追求以及他整个策划团队,当时就没有在满足于仅限于本国的票房,开始向国外发展。所以梅兰芳先生在1919年1924年,以及后来的1956年,曾经三次访问日本进行演出以及文化交流,和当时日本的文化界有了非常深度的交往。1929年年底梅兰芳先生又开始筹备数年之后终于成行的美国文化之旅,从1929年的年底到1930年的夏天,历时七个月,在美国从东部到西部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演出。今天可能会觉得梅兰芳先生当时去美国演出那应该是名利双收,可是第一梅兰芳并不是公派是自费,第二美国在1929年的时候,正好是进入本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但因为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到位了,不可能再更改这个时间段。所以当时梅兰芳其实是比较茫然的,因为他不知道此行到了美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当然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一次美国之行非常的成功。因为梅兰芳先生在美国演出以及文化交流的贡献,美国的两所大学一所是波摩那学院一所是南加州大学,都分别授予了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个京剧演员,能够获得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从那以后梅兰芳先生真的叫做载誉归来,从那以后很多人在媒体上在其他场合就可以称呼梅兰芳先生为梅博士,这就比什么梅老板要典雅的多。

梅兰芳访美期间与卓别林

1935年梅兰芳先生又去了当时的苏联进行访问演出,也是不但把中国的京剧推广到了国外,并且呢也和国外的一些艺术家同行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比如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爱森斯坦先生,在苏联为梅兰芳先生拍摄了《虹霓关》的电影短片。比如说梅兰芳先生还拜会了当时苏联的戏剧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蓄须明志

到了1937年,进入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由于和日本之前的良好的文化关系,所以日本侵略军特别希望梅兰芳能够在中国继续保持一种正常的营业演出,目的是为了粉饰太平,让老百姓觉得日本人来了以后,与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很大的改变,也就是没有什么亡国奴的感觉,这样便于日本统治。梅兰芳先生作为一个温婉的君子,他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日本人此举的目的,所以他一再的拒绝,当然这种拒绝是以他的方式婉言谢绝营业演出。从1937年以后就淡出舞台,然后又辗转的去上海香港这些地方生活,因为不演出所以导致家里的经济状况直线的下降,甚至要靠变卖家里的器物、变卖自己所画的画来支持生活。

蓄须

到了1940年代初期各种各样婉言谢绝日本人演出的这种方式基本都已经用完了,最后梅兰芳先生采取了最后一招,就是把胡子留起来,以示从此就告别舞台。后来把这个行为称为蓄须明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梅兰芳先生弃须华丽复出,不久丰子恺先生曾经访问过梅兰芳先生,并且还写了访问纪,丰子恺先生在访问纪里,高度评价了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决心。因为他说不只是梅兰芳先生,如果我们全中国人民在1937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到了八年以后,日本人肯定会退兵的肯定会投降的,那个时候大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也许就不会觉得永无出头之日。梅兰芳先生也是这样,他并不能够预知日本人哪一天会投降,他所做的蓄须明志这样一个举动,实际上就是做了一生一辈子的决定,从此再也不演出。这正是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决心的可贵之处。

重归演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梅兰芳先生和很多文艺界文化界的名人一样,热情地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热情的投入到了为广大人民群众演出的这样一个热潮当中。他自己说进入新中国以后,好像变得比以前更年轻了,嗓子又比以前高了一个调。所以他演出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远至工厂矿山包括抗美援朝的战场前线,他说从来自己没有给那么多观众演出过,心情非常的高兴。一直到1959年也就是国庆十周年,他又创排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剧目,也就是《穆桂英挂帅》,这出戏成为了梅兰芳先生创作的最后一个全新的剧目,一直到1961年5月31号,他还在中国科学院会堂演出《穆桂英挂帅》,这个时间距离他去世已经只有两个多月。

《穆桂英挂帅》

大师离世

梅兰芳的死亡是在1961年的8月8日。那时他的病情其实已经十分严重了,他的胸口不但发闷还伴随着疼痛时常出现,后来到了北京的医院检查,这才知道是心绞痛。就在检查后不久,梅兰芳的病再次发作了,在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经过专家会诊,最终确定梅兰芳的病是急性冠状动脉梗死,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中,梅兰芳的病情稳定下来。可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早上,梅兰芳毫无征兆的就去世了。

《贵妃醉酒》

结语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国内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