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