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家具的变形与开裂是常见问题,“不劈不裂,不叫实木”。实木家具一定会有一定的自毁概率,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这也是厂家和业主共同的噩梦。
昂贵实木家具的损坏,对于业主来说,是一种极其糟糕的体验:他不相信这么贵的家具会出这么多廉价家具都不会出现的问题;他们难免会陷入一种以价格论质量的思维圈子;还认为质量好必须代表不能开裂和变形。
|揭秘|
实木家具开裂、变形,谁才是罪魁祸首?
— 【 1】实木含水率问题 —
实木家具的含水率没有控制好,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家具在生产完毕之后,木材的含水率决定了家具的造型和材质会不会再发生改变。因此控制好实木家具的含水率变得相当重要,平衡后的含水率不会因为阳光照射、过冷、过热等环境因素发生开裂变形。
— 【 2】天气所致—
家具的含水率要求比实际空气平均含水率低一至二个百分点。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的气候天气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实木家具的含水率要求也不同。比如北京年平均含水率为11.4%,所以实木家具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0.4%或者9.4%;南方空气平均含水率为14%,北方则要求达到12%至13%。所以,一些南方的实木家具运送到北方之后,会有开裂的情况产生。
— 【 3】使用不当 —
一些朋友不好好保养名贵的实木家具,将它放置在卧室靠窗的位置,让“宝贝”忍受阳台暴晒。或者用过于湿润的毛巾擦拭灰尘。随意挪动家具,导致家具框架受损。
— 【 4】运输受损 —
家具在运输途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外加气候的原因,实木家具运输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实木家具比起其他材料的家具,会较为“坚挺”,但是不好好保养,也难于幸免。
|注意|
问题的解决之道
实木家具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问题?涂装?配件?结构?板材?复合?到底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在那里,我们也一直苦苦探索。这不是说百分百的去解决问题,但至少可控制。
— 【 1】面板 —
面板越长,越宽,越厚,预应力越大,越无法控制,这和均匀材质有着较大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太多,一般来说,厚面板(超过40毫米厚度)需要在背后做燕尾穿心工艺,超宽面板(宽度超过80厘米)需要在背后做交叉枨以防下图的瓦状翘曲。
如果面板与下方木框相连,必须保留一定的(即与木纤维十字交叉的方向)活动余地,否则在木材收缩的时候会将木板撑开。超长面板为防止驼背翘曲,一般控制在180厘米以内,如果有条件,尽量中间拦腰,整体不影响效果,变形率会降低很多比如门面板。
— 【 2】框架 —
框架本身是家具的支柱,他可以让面板变得轻薄而整体耐用,因为他们是受力的主要结构。如果面板足够厚,是可以直接当做框架的,那就是所谓的实木板式家具。框架的问题,一般较少,有部分是脱榫,大都是装板时候所留的槽太浅,没给芯板留下膨胀的空余,会直接撑开框架的卯榫或者其他连接结构。
这个问题在我们家具当中出现过多次。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置放的问题,比如衣柜的自重非常大,地不平一定要找好平面,否则时间一长,自重会导致整体框架变形,虽然不会严重损坏(木材是有弹性的),但影响开门和抽屉抽拉。
— 【 3】门板 —
门板因为是竖着的,不像桌面那样会面临进水、杂物等问题,又因为没有受力控制,所以最好是五合一装板卯榫结构,通俗的说就是门(或大抽屉面板)是由五块木材组合而成的。这样能够保障分力,也就各种变形会降低最低。我喜欢简洁的五合一,这算低调嘛。单板门因为简约受宠,但是有结构问题,因为通常只有铰链与其他结构相连,所以本身较容易变形,需要背后加强枨以增加稳定度。
— 【 4】抽屉 —
结构不好的抽屉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
1,内嵌面板在受潮后拉不开抽屉,或冬天取暖后缝隙过大。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缝隙留的过大或者过小。如果想减少抽屉问题,抽屉面板顶面做5度斜面,会减少很多售后服务。
2,抽屉底板如果是实木的,走向应为下图所示,原因是如果是错误的,膨胀的系数较大,会影响导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