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宝宝为什么画墙(宝宝在墙壁上乱画,要不要管?)


为什么宝宝这么热衷于在墙壁上画画呢?

首先肯定的是宝宝对涂鸦有兴趣,能参与,乐在其中才会去做。那么为啥要限制呢?在墙面上乱涂乱画到底要不要干预?

不阻止,好好的墙壁被孩子画的乱七八糟,没什么美感,还要重新粉刷费时费力。可是阻止了,宝宝不高兴,有时家里的老人还会说“让孩子画几下又怎么了?”

难道就要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在墙上画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

一、界限感的认知在发育

宝宝为什么喜欢在墙上乱画呢?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边界感认知差异。

我们来看传统中国书画的差异性。下边第一个图,是装裱后的画轴。第二个图片是无画轴。

有人说差异有么?注意看纸张的边缘!任何作画的情况下,画布或者画纸是现在画家的书画范围,那么这个范围就局限只会在范围内,而不会超出范围(画布或者画纸)。对啊,这不是普遍性的问题么,有什么好思考的。那么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呢?


假设画布或画纸扩大了,面积增加了以后就可以更好的拓展范围。增加涂鸦的面积,增加涂鸦的线条和颜色。为什么喜欢在墙面上画呢?够大,够长,够宽。可以更好的让宝宝“创作”


二、成人和孩子对美的差异

成人的无论在搭配颜色和线条构图,都是孩子无法比拟的。那么,看下边两幅图片。成人的画作更注重整体感,线条和颜色搭配的刚好。而孩子涂鸦呢?骑车可以飞、轮船可以飞、恐龙可以飞,要构图没构图,要线条不准确,要配色没办法看。为什么?

宝宝涂鸦是看局部,完成个体的一个图片,比如画直行车就是自行车,不考虑整体布局。

成年人涂鸦是看整体,完成整体的协调和布局,比如一个人物的上下左右需要如何安排。

这就导致父母认为宝宝乱写乱画,但实际上宝宝在每一个图片都是构成具有独立性,不过就是放在一起看着乱。

是成人的聚敛思维理解不了孩子的发散思维。通俗的讲,父母是理解不了孩子眼中的“美”。最后定义上就是宝宝在墙上乱写乱画。


三、生理性发育

1、视觉发育

视觉发育,宝宝在独立涂鸦的时候,一般在2岁左右,这个时候宝宝的视觉已经对线条和颜色有发育基础。那么,如何去分辨颜色?红就是红,蓝就是蓝,黄就是黄。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关注宝宝玩具和早教中心的配色。


开始给买玩具或者画笔,应该是单色的玩具或者画笔。红就是红,绿就是绿。

后期随着月龄的增加,开始可以出现过渡色。让宝宝丰富色彩的认知,否则就会出现蓝和天蓝区分不开,绿和浅绿区分不开。到后期宝宝的色彩认知和视觉发育不同步,后期的涂鸦配色就很难完成认知。

2、触觉发育

涂鸦除了色彩认知之外,最难的是线条!有人说线条有什么难的?第一幅图片这是成年人没有经过训练得线条,第二幅图片是成人经过长期训练画的线条。差异除了视觉,就是手指力量和皮肤触觉控笔上的差异。经过长期训练后,手得触觉和笔的把控,让线条流畅。俗话说,眼到心到手到。

那么,宝宝没有经过训练,没有和成人大脑发育的基础水平,也更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视觉追踪。结果就是乱图乱画。

说完了以上,发育的问题如何去改善呢?如何去不让宝宝完成在墙面的乱涂乱画呢?

1、备品推荐

范围画纸

给宝宝提供长度超过墙面的画纸!这里推荐宜家的莫拉画纸卷。



莫拉画纸卷总长是30米,宽45厘米。搭配桌子或者铺在地面上刚好可以完成墙面的“无限长“,也可以选择图案的画纸,让宝宝可以涂色也可以自由发挥。

画架画板


宝宝之所以愿意在墙面涂鸦,除了之前提示的问题。还有就是直立身体比趴的姿态更舒服。当宝宝的颈部生理曲度没有发育完整,长时间低头就会有疲劳感。但是如果是挺立颈部或者仰头的动作,就会让视线和画笔近高,让画写的姿态更舒服,更流畅。当然,也有人妈妈鼓励宝宝在墙面涂鸦,给搭配墙膜也是可以的。限定区域,限定范围。

画笔的差异

画笔是书写的基础工具之一,这里我们要关注颜色和笔尖触感、抓笔姿态。

画笔颜色——由少到多

购买画笔颜色上选择,年龄越小选色越少,年龄越大选色越多。这种差异性,是让小宝宝从纯色逐步认知过渡。以下图举例,如果宝宝开始给36色,除了乱画之外,也没有任何颜色的过渡认知。例如36色种的红,都是红,那个红是正红?那个是粉红?那个是玫红?这对于宝宝太难分别,所以基础的正红色认知才有区别。



笔尖触感——先硬后软



现在常见的作画形态中分类,常见的有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速写、版画、连环画、插画、漫画、年画。选用画笔作画的时候,无非就是分为软笔和硬笔。这两种有先后么?对的,要先硬笔再软笔。因为硬笔对手腕的灵活和力量要求相对软笔较低,如果上来开始用软笔作画,对手腕的力量是个挑战。

以国画举例,国画更多考虑笔锋和晕色。如果单纯的从线条看,国画用硬笔就可以完成,如果加上晕色的角度,硬笔就不能完成写意,这一点和素描截然不同。

那么,硬笔常见的水彩笔、蜡笔等都算硬笔范畴,而水分笔,毛笔等都算软笔范畴。同时笔尖的粗细也要考虑,先粗后细。让宝宝可以更好的完成线条的认知变化,粗的更醒目,视觉眼球追踪更好。当宝宝粗线条适应后,开始选择细笔尖逐步完成过渡。

抓笔姿态——笔的形态

有人说给宝宝一只笔,能写能画就可以了啊。还要考虑笔的形态问题?对的,要考虑。这里只说硬笔!

硬笔范畴内大部分是笔人的手掌长要短,那么对于宝宝而言,尽量选择手掌长度内,初学参考宝宝手掌宽度的笔进行抓握来进行涂鸦。如果笔太长,因为杠杆作用越不好控笔。

这里以蜡笔举例

第一种蜡笔用的是手指和手掌力量为主,第二种蜡笔主要用手掌和手腕的力量为主。


第二种蜡笔要求更高是顶在掌心移动手腕去完成绘画,这种蜡笔对于宝宝来说就不适合

所以,选择笔不是越粗越好。

选笔粗细参考宝宝的手指,最粗不要超过宝宝拇指,最细不要细过宝宝的小拇指。

这样让宝宝有抓握感,更好的学会五指发力和手掌的力量协调。

最后

宝宝的墙面涂鸦本质上没有啥问题,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其实问题不是在于涂鸦,假设如果孩子在墙面完成一幅清明上河图临摹,家长还会认为乱么?不会,恨不得家里给特别清空让宝宝画。就是因为看起来乱,看起来理解不了,看起来不是“作品”,所以没办法接受。

鼓励和引导不冲突,涂鸦和创作不冲突,乱涂乱画和发育不冲突。

了解宝宝阶段性的发育特点,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画纸和画笔,引导宝宝从在墙壁上作画,转移到在画纸上作画,并不难,只要有耐心陪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