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的纺织品材料不仅美观,还要提供特殊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来自环境和人体的气味会积累,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
为了赋予或增强纺织品材料的除臭性能,通常采取四种方法,即增强吸附、催化分解、源控制和气味掩盖。增强吸附法依赖于气味和纤维,或其他添加剂之间的物理吸附,例如,环糊精、壳聚糖和多孔材料(如沸石和活性炭)。
活性炭是富含碳的材料,具有发达的孔结构,通过煤炭和生物质的碳化后,进行物理或化学活化过程制备而成。
由于其高达600-2000平方米/克的表面积、多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吸附、过滤、纯化等。对于吸附方面,活性炭对挥发性有机物(VOC)表现出色,但对极性化合物效果较差。
竹炭和生物质活性炭,一直是研究功能性纺织品应用的对象。在制造聚合纤维时,将竹炭颗粒添加到纺丝溶液中,已经进行了多次尝试。
«——【·实验材料和印刷工艺·】——»
使用一种经过商业除垢和漂白的平纹棉织物(150克/平方米;20.8/18.6纱线密度;每厘米30×19织物计数)。竹炭粉平均粒径为8.9微米,多糖醚基稠化剂聚半乳糖衍生物Innoprint SP-30由V.P.C. Group提供。
将稠化剂(100克/千克)溶解在热水中,制备出粘稠均匀的糊状物,然后连续搅拌,并加入200、300和400克/千克的粘合剂,20、40和60克/千克的固定剂。
把分散在水中的竹炭粉(10、30、50、70和100克/千克)加入混合物中。使用Brookfield DV-II+粘度计,测量在21-22℃下,不同粘合剂和竹炭粉含量制备的,印花浆料粘度,其范围从1396至12,462 cP不等。
然后使用平网印刷法,将印花浆料手动涂覆在棉织物上,印花样品在室温下风干,在150℃的实验室,用小型烘干机中固化5分钟,随后在2克/升肥皂水溶液中清洗,并用水充分冲洗。
«——【·颜色测量和色牢度测试·】——»
颜色强度(K/S值)、CIE色坐标(L*、a*、b*)和色差(ΔE*),是在D65光源和10°标准观察者条件下,使用Datacolor 650分光光度计测量的。
色牢度测试依据ISO 105 C06:2011,进行洗涤牢度测试,将印花样品置于150 mL、4 g/L标准洗涤剂溶液中,加入10颗钢球,在40℃下处理30分钟。
包括耐光牢度和耐磨牢度,依据ISO 105-B02:1994,和AATCC Test Method 8-2007标准分别进行。通过在样品的10个不同位置,测量反射率值(400-700nm),确定印花织物的色平整度,并计算相对不平整度指数(RUI)。
根据不平整度的程度,将其分类为以下几个等级:RUI<0.2为优秀的平整度,0.2-0.49为良好的平整度,0.5-1.0为一般的平整度,>1.0为不好的平整度。
«——【·机械性能测试·】——»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按照ASTM 5035-11标准,测定了竹炭印花棉织物的拉伸力学性能。用Elmatear数字撕裂强度测试仪,按照ASTM D 1424-09标准,测定了其撕裂强度。
Shirley硬度测试仪按照ASTM D 1388-96标准,评估了其挠曲刚度。针对每个测试,在机器方向(MD)进行五个样品的测试,并记录读数的平均值。
«——【·形态和除臭评价·】——»
采用JEOL JSM-7800F Prime显微镜,在5 kV下拍摄了印有竹炭图案的棉织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空气密闭容器在最初充满100 ppm氨气的情况下,将8cm x 10cm的织物样品放入其中,使用氨气检测器在30℃下,监测120分钟内氨气浓度的变化。
除臭性能(%)的计算公式为: 除臭性能(%)=(Cb-Cs)/Cb x 100,其中Cb为空白状态下(不带织物)氨气的浓度,Cs为带有织物的氨气浓度。对于每种印花浆配方,进行五个样品的测试,并报告除臭性能平均值。
«——【·竹炭浓度的影响·】——»
在调查的第一部分中,含有400 g/kg粘合剂和不同浓度,竹炭粉末(10、30、50、70、100 g/kg)的印花浆,被印在棉织物上。
结果的颜色值和色牢度关系如下图所示,随着竹炭浓度从10到100 g/kg的增加,已获得的印花颜色,在视觉上由浅灰变成深灰,如L *的减少和K/S值的增加所示。
这种暗化的阴影,对应于可见区域的相对高吸收率,即竹炭印花样品的低反射值(<30%),相比未印花的样品(>80%),如图所示。因为相对不平整指数(RUI)值为0.18-0.27,使得印花织物具有良好到优异的平整度,
所有印花样品的洗涤牢度均为4-5或5,对于颜色变化和相邻织物的染色,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它们具有出色的光牢度,在蓝羊毛标准上得分为7-8,超过了通常由天然色素提供的水平。
尽管干磨牢度很好,但是当竹炭的数量增加时,湿磨牢度降低了。在较高的竹炭浓度下,比较低的湿磨牢度降低了1-3个点,这表明部分竹炭颗粒从纤维表面分离出来。
«——【·定着剂对色牢度性能的影响·】——»
竹炭印花棉的表面形态如图所示。印花后,由于在竹炭定着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检测到了覆盖棉纤维的大面积粘合剂薄膜。
由于竹炭颗粒的沉积,在高含量时(>50 g/kg)更为明显,因此一些竹炭颗粒没有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导致了较差的湿磨牢度。
通过向印花浆中添加定着剂(20、40和60 g/kg),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将湿擦牢度评分,提高到了中等至良好的水平,如下面这个图表所示。
在颜料印花中,通过自交联反应或与其他交联剂,或定着剂的反应,在固化过程中形成三维粘合剂薄膜。
这个连续薄膜的作用是,将颜料固定在纤维表面上。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使用定着剂往往会稍微降低色深,但不会对其他耐久性参数产生不良影响。
«——【·粘合剂和竹炭浓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下图给出了粘合剂和竹炭浓度,对印花棉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未印花的纯棉(对照)织物,在机器方向(MD)具有353 N的拉伸强度、12.4%的伸长率、6.7 N的撕裂强度、37.7 mg.cm的弯曲刚度。
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印花样品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略微增加。
刚度受到显著影响,增幅约为79.5-182.6%。较高的粘合剂和竹炭添加量,似乎也加强了这种趋势,因为会出现更多的粘合剂膜发展。
«——【·除臭性能·】——»
竹炭印花棉织物的除臭性能,可以通过氨气浓度的降低来表示,如下图所示。竹炭印花样品,在前40分钟内快速除臭,氨气浓度从100 ppm降至12.2-19.7 ppm(80.3-87.8%的除臭性能),随后开始趋于稳定。
同时,未印花样品的残余氨气味道为48.3 ppm(51.7%的除臭性能)。竹炭表面存在的酸性官能团增强了气味吸附,为除去氨气提供了更好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发现,印花浆中竹炭的含量越高,降低氨气强度的效果越好,这可以解释为,存在更多可用的活性表面位点进行气味吸附。
为了评估竹炭印花棉织物的持久除臭性能,经过1次、5次和10次洗涤周期(ISO 105 C06(A1S))后,进行了上述除臭测试。如图所示,所有样品在氨气除臭能力方面,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在50 g/kg竹炭印花样品的情况下,40分钟的除臭性能分别在1次、5次和10次洗涤后,降低了10.3%、17.4%和22.2%。
所有竹炭含量在10至100 g/kg之间的样品,在10次洗涤后的整体减少,在14.7-25.3%范围内(剩余除臭性能为54.8-73.1%)。
还可以观察到,随着竹炭含量从10 g/kg增加到100 g/kg,除臭效率降低得更少。然而,如表所示,洗涤前后样品的颜色深度(K / S)和颜色差(ΔE *)值,并没有太大差异,这意味着只有少量的竹炭颗粒丢失。
因此,印花织物除臭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因为竹炭还可以吸附,洗涤溶液中的洗涤剂,从而使其不太适用于之后的氨气吸附。
利用来自竹炭的天然色素,制备出了具有除臭活性的,浅灰到深灰棉质颜料印花。所得印花的色差和染色牢度、洗涤牢度,评级均为4-5或5。而光牢度评级,则在蓝色羊毛标尺上达到了7-8的杰出成绩。
同时也观察到,具有良好至优异的擦痕牢度结果;但是,在竹炭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湿擦牢度较差,因此需要在印花浆中添加额外的固化剂。
由于交联网络薄膜的形成,当粘合剂和竹炭的浓度增加时,印花织物变得更加硬挺,这表现为弯曲刚度大幅增加,而它的拉伸强度、延展性和撕裂强度相对增加较少。
除臭能力测试表明,与未印花的样品相比,使用竹炭印花的棉质织物,可以在40分钟内,将氨气浓度降低80.3-87.8%。
在10次洗涤循环后,印花样品的除臭性能,仍保持在54.8-73.1%。因此,使用竹炭粉印花棉织物,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选择,可用于家庭纺织品、医疗护理或卫生用品和运动用品等除臭产品。
«——【·结论·】——»
竹炭粉末的物理结构疏松,大量的微孔和孔道,可以吸附过多的水分和气体,从而达到净化和除湿除味的效果。
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清洁、净化等多种功效,可以有效地抑制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的滋生,从而实现除臭效果。
竹炭粉印花的棉织物,除臭效果相比普通处理棉织物,有明显的提高。竹炭材料能够吸附和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由于竹炭粉分子颗粒,均匀分布在棉织物表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棉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