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见证了歌剧的诞生、管弦乐队的发展和器乐的繁荣,特别是小提琴和键盘乐器的创作与演奏技巧在这个时期里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新的音乐风格都在意大利萌芽,很多意大利音乐家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巴洛克”一词的来源
“巴洛克”本来是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中期用于形容建筑风格和艺术作品的一个贬义词,源出于葡萄牙语“barroco”一词,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但是,当音乐学者们借用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时,就已经几乎没有负面的含义了。
巴洛克时期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的时期
——从文学界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科学界的牛顿、伽利略,他们在各白领域中开创出了全新的天地,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
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二.音乐特点及风格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调性音乐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
数字低音及即兴创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并且管弦乐团编制尚未普及化。
三.音乐创作
巴洛克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心以贵族的宫廷、私人组织的学会以及天主教教会为主,其中又以宫廷最具影响力。 此时期的音乐创作除了适合在宫廷里演奏的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以外,还有贵族沙龙里带有私密气氛的小规模乐器奏鸣曲(Sonata)。
弥撒、神剧、受难曲以及丰富的管风琴曲目,令教堂充满了圣神的光彩; 在巴洛克晚期时出现了交响乐的雏形即意大利语Sinfonia是一种三乐章题材的音乐; 另外,歌剧在威尼斯快速兴起,借着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将情感抒发到最高点。 音乐创作从此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四.巴洛克时期代表的音乐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及管风琴、大键琴、小提琴演奏家,也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艾森纳赫(位于今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即接受音乐教育。巴赫终生自学作曲不辍,举凡前人至晚辈的作品,无不研究。 他一生极多产,其作品以质量俱佳著称。
尽管巴赫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广纳了德、意、法等国的音乐手法,并以娴熟的复调技巧呈现,展现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与深奥的思想。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创作作品类型有歌剧、清唱剧、颂歌及管风琴协奏曲,著名作品《弥赛亚》。亨德尔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定居并入籍英国,他的名字亦改为英语化的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亨德尔被誉为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和《弥赛亚》至今仍然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