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西汉发明的农具是什么(西汉考古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发展)


西汉时期疆域图

西汉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很多新的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发明都是在这时期出现的。

西汉冶铁技术

冶铁业扩大了,铁农具的使用更加普遍,牛耕正在推广,楼车与代田法等进步的耕作技术被创造出来,冶铁术大有提高,铁器比较普遍地排斥了青铜兵器。在工艺制造方面,改变样式的器皿和新型花纹的铜镜与战国时期有很大差别。一些新的工艺制造中心,如制造漆器的广汉、蜀郡工官也在这时期著称起来。釉陶也普遍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把商品货币关系推到新的高度、货币铸造成为巨大的手工业部门,这时新铺的五铢钱开始成为各地真正统一使用的货币。

西汉壁画

秦末农民战争后封建制关系进一步发展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从春秋战国直到西汉中期,由于地主阶级处在上升时期,法家路线占主导地位,中央集权的加强,盐铁官营,也是促使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壁画

随着大土地所有制庄园经济的发展,私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反映在经济上就是盐铁官营还是私营,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儒法两家的斗争。桓宽《盐铁论》所载昭帝时盐铁会议,就是一场激烈争夺的记录,斗争的实质就是坚持还是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路线问题,论战结果以儒家失败而告终。因此武帝以后的昭、宣帝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西汉冶铁技术

在农业生产上是耕作技术大提高。武帝时期,由于铁农具已开始普遍使用,不仅在中原地区,甚至是西汉的东北长城附近--辽阳三道壕遗址也有大量铁农具的出上。三道壕共发现居址六处,每个居址都出有一批铁农具,共有犁铧、耧尼、、甭、耙、锄、镰等器。遗址中的铁犁铧,表明此地最迟在西汉晚期已使用牛耕。过去文献记载说:武帝时赵过在关中地区推广牛耕,在缺牛的地方则“以人輓犁”,进行耕田。现在巩县铁生沟和南阳瓦房庄等冶铁遗址中就发现铁犁甚多,显然牛耕已在中原至长城沿线得到广泛传播。陕西礼泉县烽火公社王相村还出土了铁犁铧和犁壁。铁犁在战国就有,但这些地方出土的铁犁铧巳比战国大有进步。一种形式略同战国铁口犁,上口宽度加大到28匣米;一种形式极大,长40厘米,上口宽42厘米,厚13厘米。和战国相比,铁口犁发展为全铁犁,加深了牛耕破土深度;而且,犁镜开始出现,使犁耕不仅可起翻土作用,还可翻土成垄。

西汉农耕铁器

武帝时赵过推广的牛耕,是一种使用“二牛三人”的“耦犁”,即二牛拾杠,一人牵牛,一人扶犁辕以掌握犁地深度,一人扶犁。所以要用三人,当时因为用牛鼻穿环的办法来控制耕牛的技术还不普遍,所以要专用一人牵牛,而犁箭又未出现,故又需一入掌握犁地深度。但山西平陆墓中的壁画表明在王莽前后已用一人来掌握二牛抬杠,而甘肃武威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木牛犁,又说明还出现一牛輓犁。牛耕技术的这些新发展,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西汉农耕铁器

三道壕遗址还出土一种铁耧足,上口宽9厘米;北京清河镇朱房村汉城遗址也出士过这种耧足,说明耧播术已发明。文献记载也是在武帝末年赵过之时出现耧播术的。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墓中一幅耧播图,描绘的情况与文献记载完全相同。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西汉冶铁技术

在冶铁技术上,西汉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铁器制作与使用更为普遍,特别是汉武帝以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国家垄断了整个冶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既打击了工商业奴隶主,又集中了更大力量来提高冶铁技术。此时的冶铁技术已推广到北至辽宁、西抵甘肃、东南至淮河流域、西南达川、滇之间的广大地区。现巳发现的冶铁遗址很多,其中巩县铁生沟和南阳瓦房庄的发掘,揭示了西汉时期冶铁术的新发展。

铁生沟遗址

铁生沟遗址出土铁犁铧和铁鏄有的带“河三”铸铭。“河”即河南省称,说明此地是河南铁官的一处作坊。有一件陶盆上刻有“大赦”二字。西汉官府手工业是以大量刑徒作劳动力,这二字当是某一铁官徒逢大赦后刻下的留念。

遗址区

在铁生沟遗址中共发掘了十七座炼炉。其中炼海绵铁的炉有二种:一种是构造简单;一种是略大的圆形炼炉,近似现在的土高炉。海绵铁在西汉仍占重要地位。生铁是一种排炉炼出的,发现的排炉有一排五座。这组排炉,烟道互通,加强了抽风能力,自然会提高炉温。

考古现场

用煤来作冶金燃料,在欧洲要晚到十五、十六世纪。巩县铁生沟冶铁遗址中却发现了煤和煤饼。煤的易燃性和透气性不如木炭,用煤作燃料标志着冶铁技术已达到更高的水平,它是冶铁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而且,煤的资源丰富,这就为更大规模地发展冶铁业创造了条件。

冶铁遗址

在铁生沟遗址中一个储铁坑内还发现一万五千公斤的钢铁和一座反射炉。此炉分南北两段,南段是火膛,长2米,宽0.61 --1米。炉门在南端,地面铺一层薄灰,四壁用青色耐火砖砌成,其顶部系拱 形。北段是溶池,高出火膛54厘米,四壁在土中挖出,再涂草拌 泥,中间用很薄的长方形 耐 火 砖 砌出溶池。溶池的砖壁与土壁之间,有多条空洞通向 北壁的两个出烟道,并向南与火膛交接处的通热洞口接连。当时,可将生铁和烧结铁放在溶池内,于火膛内装燃料,用鼓风法使热力顺通热洞口向溶池灌注,溶解铁块,炼出钢团。这是一种低温炼钢法。遗址中有一块熟铁,经检查,已是一种低炭钢。

考古发掘现场

铁生沟冶铁遗址的规模很大,不但有冶铁工场,铸铁工场,而且包括矿坑,有从开采矿石到制出成品的全部生产设备。设铁术也很进步,对西汉刘胜墓中若干铁器进行金相和X光检验的结果,表明有些钢的质量很高,其杂质之少,组织之均匀,几乎达到现代优质钢的水平。还发明了可锻铸铁技术。这都表明淬火等热处理工艺相当发达。

遗存铁矿

西汉后期的铁器发现量很大。有铁制的犁铧、、、锄、斧、凿、锯、镰、刀、锤及鱼钩等农具和手工业工具,青铜武器则除箭镞以外,几乎完全被铁所排斥。日常生活用器和机械构件,也逐渐被铁制品所取代,如灯、釜、炉、剪、刀以及齿轮、车榼等等,在西汉中、晚期开始出现。铁器的进一步普遍使用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在武帝盐铁官营以后是很显著的,这说明法家路线对推动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

宫灯

西汉时期的铜器制造业,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但由于铁器普遍使用后,工具和武器逐渐被铁器所代替,又由于礼器和许多精工制品又往往被漆器所取代,青铜器巳失过去的优越地位,青铜工艺在先秦时代所特有的吸引人的光辉明显地暗淡下来。这个变化,到西汉中期以后表现得尤为清楚。在西汉前期,一些最精细的铜器还做出镶嵌松绿石、玻璃珠及铸出华丽的花纹,而到西汉中期以后,尤其到西汉晚期,中原地区的铜器则已是以素面为主。但长江以南地区,则多繁缛的细线纹饰的铜器。

中山靖王出土文物

在青铜制品中,铜镜成为产量巨大的重要手工业产品,铜镜上面的花纹在各地区几平都是一样,因此,铜镜成为断定共存遗物年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深刻表明了各地区文化联系密切程度。

西汉青铜器

铜镜的主要变化:

云雷纹地

汉前期:云雷纹地蟠螭纹镜继续流行,但其中逐渐出现三叶到四叶图案,开始把香螭纹作成三等分或四等分,同时出现仿自日晷刻象的规矩纹,出现镜铭多“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等吉语。

出土昭明镜的遗址

西汉中期:在武帝前后,地纹即逐渐消灭,三弦纹薄纽变为半球形圆纽,边缘变为平式,多素面缘和内向连弧纹缘。蟠螭纹镜的地纹更加简单潦草,主题花纹简化成四式;在武帝以前就流行没有地纹的草叶纹镜,继之又出现 脱 胎 于蟠螭纹镜的星云纹镜。在昭、宣帝时期开始以铭文作主要纹饰。最早出现日光镜,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随后出现昭明镜,镜文大都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然壅塞而不泄”。由四分式蟠螭纹镜变化而来的四乳四螭镜开始出现。这时期流行以自夸质地优良的铭文为纹饰的作风,可能同商品生产发展的性质有关。

西汉四神镜

西汉晚期:日光、昭明镜铭文的字体变为方正,它们和四乳四螭镜继续流行,但边缘加宽。象征天地四方的规矩四神镜大为流行,其纽旁常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铭文,外圈常有“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等铭文。还出现风格与规矩四神镜相似的鸟兽纹带镜。王莽时,开始出现纪年镜铭,但极少见。

西汉漆器工艺

漆器工艺和纺织业在西汉时期更加发达。蜀郡,广汉和河南沁阳是当时漆器的著名产地,华丽而又轻巧。特别是施以鎏金铜卸或银釦的卸器,比铜器价值还要高。这些冻器用色以红、黑为主,往往配以白、绿等色。图案以流云纹为主,但开始出现三分式四分式的布局,比战国的同类图案要规整些。到西汉晚期,流行对鸟纹和熊纹图案。

西汉丝绸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织丝最早的国家,汉代的漆器和丝织品在朝鲜的平壤和蒙古境的匈奴墓中以及我国新疆、内蒙等地都有发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品的种类很多,有锦、绮、缀、纱、织绒,刺绣这些珍贵的实物,充分地反映了这个时期丝业的高度水平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巨大智慧。

炻器时代

制陶技术这时期又有许多发展。中原地区的一种陶器上施软釉的技术在这时出现,这种技术是在关中地区首先发生的。此后,又传到河南等关东地区。在武帝时期的墓中开始出现釉陶,但还较少,到宣帝以后就比较普遍。常见的釉陶一般为绿色和黄褐色在南方地区,以含铁氧化硅(SiO2,亦称硅酸)作釉药主体的硬釉陶,到西汉晚期已成为很普遍的东西。它在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有大量发现。中原地区亦常发现一侈口壶,往往在肩部以上有釉,下为酱色胎。它无论是胎、釉或器形,都同北方的釉!或陶器不同,大概是南方传入的商品。

西汉石范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也随着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武帝以后更为显著。汉初继承了秦代的货币制度,铸半两钱。最初,由于经济凋藏,货币严重贬值,半两钱轻薄到直径只有一厘米左右,称为“榆荚钱”。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铸八铢半两,钱文名为半两,实重八铢,比秦钱减重三分之一。 直径约2.7厘米左右,重约4--4.6克。吕后六年,又行五分钱,也还是榆荚钱。到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改铸四铢半两,即实重四铢的半两,铸币才稳定下来。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五铢钱,直径约2.3厘米,重约3.5克,钱文与重量重新统一起来。五铢钱铸量很大,据文献记载,从武帝到平帝约一百二十年的时间内,竟铸了280亿枚。武帝初的五铢,铸造技术还很不完备,“铢”字的金旁往往比较模糊,“金”字头作三角形,“朱”字方折,“五”字交股两笔上下端略向外撇。武帝后期五铢“金”字旁仍不够清晰,但“金”字头作成矢镞形,“五”字交股两笔较直。宣帝以后,“金”字头仍作镞形,“朱”字皆方折,“五”字交股两笔上、下端近似垂直平行。

西汉王莽时期货币

西汉晚期,统治阶级尊儒反法,严重阻碍生产缝发展,国家财政匮乏,货币贬值,整个社会经济日趋衰落和混乱。到王莽时,便用发行大面额货币的办法来剥夺人民。在王莽托古改制的反动路线下,新铸的货币模仿着先秦的制度,凡圆钱皆改用“泉”作单位,又有布钱和刀钱。最常见的王莽钱为“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布”、“货泉”。一枚“大泉五十”可抵五十个“小泉”;一枚“货布”可抵25个“货泉”。这种币制,加速了人民的破产,逃亡,更快地激化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从而使农民起义的规 模更大,更快地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西汉酒具


西汉鼎


西汉博山炉


西汉漆器艺术


西汉漆器艺术


西汉纺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