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湿地又叫什么名字(保护湿地 维护生命之源)

来源:《绿色中国》杂志

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被称作湿地。湿地被形象地被称之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给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而且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湿地也被人们叫做“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湿地的灵魂。人类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湿地。只有建设和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人类才能安全地在地球家园里繁衍生息。众所周知,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可供人类使用的不足1%,目前全世界还有22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所以说,保护湿地,保护更多更好的淡水资源,对人类而言意义重大。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表达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突出水与湿地“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采取积极行动保护湿地,为减缓湿地退化做出努力。

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丰富、面积大,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纵横交错的湿地密布广袤的大地,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中所有的湿地类型,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加强制度法规建设、出台湿地补助政策、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保护体系建设、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强化湿地科技支撑、积极履行《湿地公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和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等,推动湿地保护不断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今年1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湿地保护法(草案)》,我国国家层面第一部湿地保护的法律文件正在积极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等政策文件陆续印发实施,从体制机制上强化了湿地保护工作。我国成功申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6个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履约工作得到各国同行肯定。“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湿地补助和湿地保护恢复项目2000多个,修复退化湿地面积701.1万亩,新增湿地面积303.9万亩,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命因湿地而美丽,湿地因生命而精彩。珍爱湿地,就是珍爱生命;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要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强化湿地保护修复,让湿地成为14亿中国人民共享的绿意空间,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最终实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中国。(《绿色中国》202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