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孟子简介及个人资料(儒学亚圣——孟子)

名人语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人物点评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民贵君轻”说。主张“行仁政”,认为“性本 善"。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 人物。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人物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姓孟,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孟子3岁时,父亲 就去世了。孟母几氏非常重视对孟子的培养和教育。最初,附近有一片墓地,送葬的队伍既哭哭啼啼又吹吹打打,经常从他家门前经过。孟母觉得,这会 影响儿子的读书。于是,她决定把家迁到城里去。到了城里,他家地处市中心, 各种叫卖声、马车声,打铁声,杀猪声终日不断,热闹非凡。孟母又觉得,这里也不利于儿子的学习。于是,她果断决定再一次搬家。这一次,孟母将家安在学宫对面。学宫周围环境幽静,又是书声朗朗。孟母发现,儿子不像以前那样贪玩了,而是整天埋头学习,有时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而的学生是怎样认真读书的。她感到非常高兴。“孟母三迁”,她盼望儿子快快长大,成为有用之才。 孟子小时候,一天,邻居家杀猪。孟子问妈妈:“他们为什么杀猪?”母亲骗他说:“给你吃啊。”小孟子听了,非常高兴,蹦蹦跳跳地跑了。孟母感到很懊悔 她自言自语道:“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子不放正了不坐,肉不切得均匀不吃 为的是从胎里教化儿子。现在他懂事了却骗他,真不应该。”于是孟母果真去买 了肉给孟子吃。孟母就是这样教导孟子的。

到公元前358年,孟子拜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为师,学习诗书礼仪。公元 前343年起,孟子的思想已经形成,在家乡开始教徒讲学。

公元前329年,44岁的孟子开始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他们首先慕名来到齐 国。然而,齐威王一心想争霸中原,用武力统一天下,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以德 服人、实行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孟子只好离开齐国,来到宋国。可是,宋王 年轻好色,左右贤人不多,他不是推行仁政的对象。第二年,孟子回到了故乡邹 国。邹穆公却不愿实行仁政,停止了对孟子的馈赠。孟子只得离开邹国,再次去了宋国。在这期间,孟子与滕国的太子交上了朋友。在滕国太子当上国君成 为滕文公后,他就派人将孟子接到滕国,待为上宾。在滕国期间,孟子提出了著 名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善端”,具有 思想观念,而人之性是指“善”,即仁、义、礼、智等道德的“善端”。

公元前318年,孟子再次来到齐国,向齐宣王宣扬“仁、义、礼、智”等性善论 的观点,反对暴政,但依然无结果。尽管如此,孟子却一直认为,做人要有尊严, 决不能卑躬屈膝。有一天,孟子准备去见齐宣王。齐宣王却派人来传话说:他 不巧生病了,不能来与孟子相见了;如果孟子肯朝见,他可以在临朝时见孟子。 孟子很不高兴,说自己也生病了,不能上朝去了。对此,弟子们不理解,孟子解 释说:“齐宣王有富、有爵,我有仁,有义,并不比他低到哪儿去。况且,我还有 龄有德,齐宣王是无法凭借有富,有爵而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

公元前311年,孟子结束了十几年的周游生活,又回到故乡邹国。这时.他 已经62岁。从此,他不再远游,除继续讲学外,便专心著书立说。他与他的弟 子公孙丑等一起把自己的言论编成《孟子》,全书共有七篇,每篇都是儒家经典, 更集有“苛政猛于虎""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一系列至理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 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 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 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 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 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 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 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 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 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 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 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 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 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 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 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 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 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 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 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 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 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 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 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 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 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