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触类旁通的意思,由一个点想到一连串,实现高效学习

首先,触类旁通的含义: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它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简单点说,就是举一反三甚至反十乃至反百。

回忆下自己的过往,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从来没有刻意练习过,所以,大多数时候我只能做到举一反一,原因我分析了下,一方面是缺乏训练,另一方面是头脑中的知识量太有限了。

最近读书多了,脑中的知识储备量也多了一些,所以听课或者看一些书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脑海中蹦出来一些东西,勉强也算举一反三了吧……

所以,如何做到触类旁通?

核聚老师说,刻意练习复现的技能,并且不要心急,把握住的每个点滴都算数。

而且,这个点滴,不要设限,任何科目任何学科任何技能,做到只要想学需要学计划学,那就从一开始把握住每一点每一滴,后面才好推进。

《历史研究》汤因比分析的是文化兴衰的规律,但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兴衰的规律呢?

文化兴衰有五个阶段,分别是:

文化的起源;文化的成长;文化的兴盛;文化的衰落;文化的解体。


文化兴衰的规律是文化对内外部威胁的应战的成败而繁荣或死亡的。

内部威胁:内部斗争、不团结等

外部威胁:自然灾害、外部文化的冲击、外敌入侵等

应战成功,则文化发展呈现发展上升趋势,应战失败,则文化发展呈现衰退下降趋势。

而若一直应战失败,那文化自然一步步的走向解体甚至死亡了。


而,再次追根揭底,为什么曾经繁荣一时的文化文明竟然会一再应战失败呢?因为对有限之物的盲目崇拜。


其实一定程度上,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会呈现出以上五个阶段,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上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想要以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那自然结果是必然的,一定会失败的。


芒格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是一颗钉子”,也就是铁锤人效应。


而铁锤人效应,也正好跟《历史研究》汤因比得出的结论一致,应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对有限之物的崇拜。


不禁想起了任正非常说的,历史规律就是死亡,而我们的责任是要延长寿命

任正非经常将华为和死亡挂在嘴边,关联到一起,我觉得,一方面他也能对华为的未来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坦然接受,如果外界变化过大或内部没能及时调整好的话;另一方面,因为死亡时刻挂在眼前,也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考虑的更全面一点更细致一点,努力做到当下最好,以便让华为能够在一次次应战中获得成功,延长华为的寿命,也就是俗话说的“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类比到我们人身上,也是如此啊,人的一生,从出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死的必然。

任何人,都难逃一死,人终有一死嘛

即便每个人“生的时刻”已经决定了“死的必然”,但因“讨厌死亡宁愿选择不出生”的人并不存在。


所以,既然生于这个世间,结果都一样,那不如让这个过程精彩些,让这个过程持续的更久些,让自己的存在能为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带来一点点星光,也是不错呀。


那便需要我们做到:对内外部威胁的应战尽可能的都取胜。

人体内部威胁包括: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的、各种负面的情绪包括贪婪、自卑、拖延、懒惰等等

人体外部威胁包括:考试竞争者、工作竞争对手、自然危害如地震、火灾、疫情等等


那我们想要尽可能地活得久一点,就应该时刻提醒着自己,死亡时刻可能发生,要尽可能的在每一次威胁中获胜。

要保证自己尽可能多的应战成功,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类比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我们会发现,唯有让自己尽可能的开放,对外界的任何新兴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让自己对所有学科保持开放接受的态度,时刻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

其实说白了还是类似于巴菲特的两个投资法则:

巴菲特的投资法则:

法则一:不要亏钱。

法则二: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


类比到人生中,同样是两个法则:

法则一:不要死亡!

法则二: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


而为了不让自己死亡,就需要注意避开任何可能导致自己死亡的恶习,比如:自杀、烟瘾、酒瘾、熬夜等。

而法则二,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也就是说让我们时刻保持着独立思考,时刻想着如何能让自己活的更久?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再比如有稳定且持久的亲密关系,再比如帮助他人……这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可就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