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早餐,很多人喜欢把面包烤的稍微焦一些,脆脆的吃起来口感很好。但是前段时间,英国食品标准局发起了一项运动,警示大家要远离高温烤熟的面包、土豆和其他淀粉类食物。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原来面包、土豆这类食物都属于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而淀粉经过高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致癌物丙烯酰胺。如果经常食用,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
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成立,该组织确定了致癌物的概念,并将致癌物分为4类。
第1类致癌物是明确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酒精、烟草、黄曲霉毒素等;
第2类致癌物分为2A类和2B类两种,2A类致癌物是可能性较高致癌的物质,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丙烯酰胺,以及高温油烟、油炸食品等。2B类致癌物则是可能性较低致癌的物质。
第3、4类致癌物为尚不能明确的致癌物,也就是说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证据都不充分。
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并不陌生,只要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都会产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一般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温度越高,产生的丙烯酰胺越多。
它不仅存在在烤面包中,还有烤红薯、烤土豆、薯片、咖啡、油条、油饼中都有。以某快餐店的一份薯条为例,110克炸薯条中丙烯酰胺检出量为31微克。
烤面包还能不能放心吃?
丙烯酰胺不可避免,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吃烤面包了?其实不然,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经实验测定,正常的面包丙烯酰胺含量为3-6微克/千克。
而轻微烤焦的面包丙烯酰胺检出量为72微克/千克,中度烤焦的面包丙烯酰胺检出量为93微克/千克。
虽然我们国家对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没有明确说明,但是WHO专家评估指出,每天膳食中丙烯酰胺的摄入量大约在1.1-4.8微克/公斤就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的丙烯酰胺最大量为240微克。
参考烤面包的丙烯酰胺检出量可以得出,没有烤焦的面包是可以放心吃的,烤焦的面包虽然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但也远远低于最大限制量。但是为了避免致癌物质的叠加,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少吃烤焦的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