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墙面基层质量太差
贴瓷砖前一定要看下墙面是否有空鼓、脱层、开裂、起沙等问题。如果基层质量不好,贴砖后会导致粘贴剂和墙面的粘连性差,时间长了会造成空鼓脱落。
2.墙体基层未处理干净、洒水养护
基层如果有抹灰,建筑方墙体刷的防水层未处理干净,贴瓷砖后的粘结剂里面的水分会被灰尘等沉积物吸收,将影响瓷砖与基体的粘接,造成瓷砖空鼓。
3.瓷砖背面脱模剂未清理
瓷砖背面在出厂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层脱模剂,需要用钢丝球加水进行处理。如果脱模剂过多或者是未清理就直接粘贴,会导致瓷砖脱落。
4.陶制砖未泡足水分
陶制砖也叫瓷片,就是吸水率>10%的瓷砖,这种砖需要在铺贴前进行充分的泡水。如果瓷砖没有泡水或者浸泡不够,铺贴会造成过早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被吸水后的砂浆粘贴强度会下降,导致瓷砖空鼓和脱落。
5.全瓷砖未使用粘接剂
以前贴砖都是使用水泥砂浆铺贴,现在都是瓷质砖,吸水率低,水泥砂浆无法完全渗透,完全用水泥砂浆铺贴,后期肯定会掉落。
6.粘接剂使用操作不当
粘接剂使用剂量不够,不能形成满贴;粘接剂厚度不均匀;粘接剂搅拌不均匀,影响粘贴强度,粘接剂涂好后未及时铺贴。
7.墙砖留缝不够
由于热胀冷缩,在铺贴时要预留2毫米的缝隙。如果砖缝未留足够缝隙的话,也会导致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