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条的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的具体职能
依据法律的定义,公证的具体职能作用可以归纳为五种。
审查作用。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要依法对当事人的身份、行为能力,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和当事人所申办的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调查,以防止不法经济活动和无效合同的出现。
证明作用。
公证机构初步审查公证事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之后,对要证明的法律文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法律意见,并依法予以证明。这种证明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具有最高的证据效力。
沟通作用。
公证机构站在中立的立场,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公平、公正地引导双方当事人平等地设定权利义务,消除误解和分歧,最终达到订立合同或者取得一致的目的。
监督作用。
公证被誉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警察。公证的监督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证机构依法对摇奖、评奖、开奖、招标、拍卖、彩票发行等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如果公证员在审查监督过程中发现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违反既定的规则,或者活动规则违反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公证处将拒绝公证,甚至直接宣布活动结果无效,从而确保该活动公平、公正、合法地进行。二是依法监督合同履行。经过公证的合同由于被赋予了法律约束力,因此当事人一般都能够主动履行,即使发生纠纷,一般也能在公证机关的调解下解决。同时公证机构可以依法对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如果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也是公证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
桥梁作用。
公证是诚信的大使,是中外交往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公证书是世界通行的法律文书,在中外经济和民事交往中,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个人,一些重要的法律行为、文书和事实必须经过公证才能为使用国接受和认可。
如何申请卖房委托的公证事项?
首先,需要向公证处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工作人员在收到身份证件后,通过专业的身份证识别仪设备来核实当事人身份的真假。
其次,依据《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条以及第一百四十三条有关规定,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工作人员接下来会与申请人进行沟通,通过简单的交流来判断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针对当事人身份、民事行为能力的审查问题。
第三,委托行为必须是委托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委托的内容应真实、合法。针对办理的卖房委托公证,出售房产以及办理委托公证必须是其真实的想法,不受第三人干涉。
第四,办理委托卖房公证,需要提供出售房产的房产信息(产调),当事人如为已婚状态,即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屋需要提供结婚证等相关资料。为了保障出售人的合法权益,一般在办理售房委托公证过程中会询问当事人是否找到买方,买方人的基本信息也需要在委托书中出现,原因是为了防止受托人超越代理权限而处分房产,对出售人造成严重的损失。
房屋赠与过户的优点
赠与过户,是需要当事人在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在意识状态清晰的情况下作出的。赠与过户便捷,快速和高效。省略了因当事人资金欠缺的情况下的资金监管手续,同时也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快速的过户效率,是民事交往活动中的润滑剂,不仅提高了交易市场活动的便捷性,更解决大家日常生活中因过户而产生烦恼。
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适用前款的规定。
第六百六十一条,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赠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法定撤销权),(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的合法权益;(二)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业务咨询电话:8101999、293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