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妒忌和嫉妒是一个意思吗(你对身边的人经常感到妒忌嫉妒还是羡慕崇拜?)

最近和一位熟人聊天(在下文中会一直以虚拟名Selly称呼),我们探讨了一下日常生活中不得不体验的一些个人情绪,TA很困惑地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

在倾听TA的过程里,我也会自我代入地去回溯一些记忆深刻的经历,确实,这些情绪体验不仅时常出现在我们的人际交往里,还对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01. 妒忌和嫉妒的区别和关联

在日常用语里,我们时常混淆妒忌和嫉妒的概念,所以也不加区分地在各种情景下使用。而实际上,妒忌跟嫉妒是两种不同的概念(Smith&Kim, 2007):

第一,两者内涵不同(Parrott, 1991)。妒忌跟渴望拥有某种东西有关,通常涉及两个人,这是一种针对"不得"的感受,而嫉妒跟担心亲密关系被破坏有关,一般涉及第三者,这是一种针对"失去“的感受。Selly对朋友小B产生的情绪显然是“妒忌”而不是“嫉妒”。

第二,两者情绪体验不同。多项研究表明跟妒忌有关的情绪体验是羞耻、挫败、自卑、渴望和敌意,而跟嫉妒有关的情绪体验包括怕背叛、不信任、焦虑和愤怒(Haslam&Bornstein, 1996)。从Selly与朋友小B的相处感受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梳理出她自我怀疑和否定背后产生的挫败感和自卑感,这便是妒忌才会产生的情绪。

第三,两者社会接受程度不同。妒忌带有的敌意通常不被社会接受,因而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相比之下,嫉妒带有的愤怒更容易被社会认可(Parrott&Smith, 1993)。由于我们羞于承认自己对另外一个人产生的妒忌情绪,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绪征兆的时候,我们往往首先做的是检讨自己是否有问题,就如同Selly提到的自我怀疑那样。

第四, 两者激活强度和激活因素不同。嫉妒是一种程度较小的情绪,主要是针对降低(或破坏)自己优越感(或自我认同感)的人。而妒忌是一种程度较大的情绪,主要是针对那些对自己来说,已经梦想成真,但自己并不认可的人。

而妒忌和嫉妒的关联性在于, 实际生活中,两者往往是结伴出现并起共同作用的,其潜意识的心理状态就是:把别人拥有的判定为本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而把自己失去的则归结为是别人因此而获得的。

由于妒忌和嫉妒的关联性非常高,所以下文会不加区分地随意使用两个词汇。


0.2 羡慕与崇拜的区别和关联

读书堂(2015)对羡慕和崇拜进行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研究和探讨,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阐述了羡慕和崇拜的区别:

第一,心理状态不同。心理状态兼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心理状态即不像个性差异那样稳定持久,也不像心理过程那样流动变化,它一经产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天,甚至几个月或者几年。从心理状态的持续性方面而言,羡慕心态能持续几天或者几个月,而崇拜心态则需要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时间上起步。也就是说,羡慕持续的时间远远要短于崇拜心态的时间,两者从时间的连贯性上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第二,心理机制不同。羡慕产生的机制在于羡慕者衡量了自己和被羡慕者之间的差距,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缩短这种差距。于是被强烈的兴趣和竞争意识推动着学习和模仿,或者仅仅只是产生一种欣赏的心情。而崇拜产生的机制在于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不可预知的遥远距离感,使崇拜者对被崇拜者产生一种永远的尊敬或是无条件的钦佩。

第三,心理功能不同。崇拜是一种从客观层面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的系统调控,而羡慕则是在微观上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的精细调节。崇拜在心理层面上产生的作用是长效的,它是对人的一生甚至对几代人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原则性导向。而羡慕是短时短效的,它只负责一时一事的心理调节和把握 。

总的来说,崇拜是一种比羡慕更深也更盲目的情感。在面对我们崇拜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理想化偏执”的趋向,也就是完全忽略崇拜对象作为人的不完美,而偏执地将对方偶像化和神化,以符合我们想象中的形像。

如果说羡慕是一种不会威胁到自我的情感,那么崇拜则会贬损自我价值。羡慕往往激发的是竞争意识和努力,所以它最后呈现的结果是自我价值的提升。由于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崇拜者无法理智地接受这种遥远的距离感,往往会出现情绪失控、情绪狂热和缺乏正常的独立自主精神,也就是丧失自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新闻媒体总是爆出一些有关“粉丝追星狂热,出现行为异常和失去理智”这样的八卦了。

而羡慕与崇拜之间的关联性在于:羡慕和崇拜之间有一种递进情绪的关系,互相补充和支撑,并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下,各司其职,既不能互相代替,又不能各行其事。


03. 妒忌还是崇拜取决于可比性

在Selly的故事分享最后,她问到:“为什么同样是相处了多年的朋友,对一个人更多的是羡慕崇拜,而对另外一个人却常常产生嫉妒和排斥呢?”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会产生妒忌还是崇拜取决于是否接受对比之后的差异。妒忌心理出现在别人在某些方面优越于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这种优越,从而产生以“怨恨”为核心的不健康心理状态。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是很大,妒忌者只妒忌与其有较大相似性的人。崇拜比起妒忌背后产生的情绪显然更为积极,它激发的是一种崇尚敬佩的心理,并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与被崇拜者之间的距离。(读书堂,2015)。

同时,会产生妒忌还是崇拜也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Scottcgi,2020):

第一个人能力上的差距,仅仅优秀一点就会妒忌,优秀很多很多就会崇拜。

鸵鸟理论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总结背后的精髓:“当两只鸡一样大的时候,人家肯定觉得你比他小;当你是只火鸡,人家是只小鸡时,你会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但小鸡会觉得咱俩一样大;而只有当你是只鸵鸟的时候,小鸡才会承认你大。”

鸵鸟理论背后的支撑来自于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我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轻易地贬低别人的成就。

所以在定义优秀这件事情上往往是主观的,也就是来自于自我认知,取决于我们如何诠释自己和别人在某个方面表现出的优秀。如果我们认同别人的优秀遥不可及,那么也意味着我们不具备对方所拥有的资源和地位,所以不存在失去的说法,当然,这种遥不可及也会削弱我们的野望和竞争意识(因为不是努力就可以企及别人的成就),也就不会产生求而不得的心理感受。于是,嫉妒就失去了心理支撑,从而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崇拜的心理。

第二,远的崇拜,近的妒忌,也有人说这是远交近战的策略。

这种远近可以特指物理上的距离(例如,国外和国内,东北和西南),也可以泛化至心理距离(例如,闺蜜死党和普通熟人,伴侣夫妻和暧昧对象,亲戚家人和陌生人),当然也还可以指向收入距离、职业领域距离、教育水平距离等等。

亲近的距离意味着全面深入的信息的获取,这样就有了对比的基础,我们只会去对比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显而易见的信息。同时,我们能够深入接触到的人和事往往也意味着彼此之间的相似要大于差异,越相似,越容易嫉妒

而那些疏远距离上的人和事,比如明星名媛和财阀大咖的圈子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他们可以通过媒体尽量美化自己的形像和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我们往往也会潜移默化地内化媒体释放的信息和渲染的观点,从而在认知上主观地认为他们确实就是要比普通大众优秀很多,所以自然会产生羡慕崇拜的心理。

第三,利益相关的妒忌,无利益冲突的崇拜。

利益冲突会直接激发人们之间的矛盾,使其表现出竞争和对立的姿态,而嫉妒是具有攻击性的,这也正好符合竞争场景中的属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由于学习名次和升职加薪背后的利益刺激,我们往往对成绩水平相近的同学和职位层次相同的同事表现出极大的嫉妒心理,而对那些远远高出我们学习水平的学霸和完全不在同一个职级上的领导表现出尊敬和敬仰。

第四,远的相似性崇拜,近的相似性妒忌,而无论远近,差异性总是崇拜。

中国成语中的“崇洋媚外”、“远香近臭”、“贵远鄙近”等等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我们对远近距离上所呈现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背后的态度和心理。

对远的相似性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崇拜心理,是因为相似的人和事往往很容易吸引到我们,又由于距离上遥远,于是我们会在相似性的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和想象,这样便将我们自己和对方都看做了是优秀美好的人,这种由“自我参照效应”而强化的相似性更符合我们对自己的期待。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常常在明星名人身上寻求自己与他们的相似性,而较少在普通大众身上寻求相关联的地方。

在理解“远的差异性总是崇拜”这种现象的时候,“崇洋媚外”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鲜明易懂的例子,比如国外先进科技和人才的引进,大批的学生前往美国英国留学,都是因为国外与国内的差异对比刺激了崇拜心理的产生,从而演化出一系列的模仿和学习。

而近的相似性引发嫉妒我们在第三点已经具体阐述了,近的差异性引发的崇拜最常见的例子便是我们总是会被那些在集体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人吸引,从他们的打扮到说话走路的方式,都可能引发我们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跟风。

第五,异性之间更多的崇拜,同性之间更多的妒忌。

从基因进化角度而言,异性在彼此眼中,永远互为资源,是利益的结合而不是冲突,男女的配合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而同性之间,更多时候表现出的是竞争关系,无论是男性之间在财富上的竞争还是女性之间在美貌上的攀比。

第六,年龄相差大就容易崇拜,年龄相似则容易妒忌。

年龄差距越大,意味着在人生阅历,财富积累还有思想成熟度上有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年轻的一代难以在短时间内抹平的,所以越大的正向差异(那些人们一直所追求的东西)越能引发崇拜的心理(比如小孩崇“拜随心所欲”的大人们;学生崇拜“无所不知”的老师们;年轻人崇拜“阅历丰富”的年长者等等)。

而年龄差距越小,差异就越小,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努力可以缩小这种差距,于是往往会产生竞争的关系,从而引发嫉妒。


04. 羡慕激发积极情绪,嫉妒则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羡慕和嫉妒都可以推动我们改变现状,并努力提升自我价值,那为何不让自己愉快地进步呢?

嫉妒这种心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影响。极端嫉妒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暴力行为和犯罪(Foster, 1972; Schoeck, 1969)


日常经验和实验研究都表明,嫉妒作为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会对嫉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诸多不良的影响((Smith,Combs,& Thielke, 2008)。抑郁症、神经质、焦虑症、恐惧症、躯体症状和强迫症都与特质妒忌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Gold,1996;Smith et al.,1999)。嫉妒往往也会降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那些经常怀有嫉妒的人也会伴随着更强的羞耻感和低自尊(Zeelenberg &Pieters,2007)

嫉妒也会引发多种类型的攻击行为,比如霸凌、谩骂和诋毁。Pellegrini (2007)指出女性会因为妒忌其他女性的美貌而对她们进行间接攻击,破坏她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名声。所以嫉妒者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造对被嫉妒者生活的负面影响,而不是花费很多的心思优化自己。

同时,嫉妒也会减少人们的亲社会性相比表现相似的同伴, 人们跟表现优秀的同伴保持更远的物理距离(Pleban & Tesser,1981)和心理距离(Tesser, Crepaz, Collins,Cornell,& Beach,2000)。这样会进一步限制嫉妒者本身的成长和进步,因为无法接受优秀的个体进入自己的交际圈,也就无从学习到对方身上优秀的特质。

从道德层面上,相关研究也发现嫉妒增加了人们对被嫉妒者的欺骗倾向和行为。Gino和Pierce(2009a)设计了一组实验来观察嫉妒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被试通过电脑抽签形式,会被随机分配到两种角色(解答者和评分者)和两种不同奖励(高奖励:20美元;低奖励:0美元)。解答者需要解决多轮字母组词任务,而评分者则记录解答者在每一轮中是否达标。评分者得到的奖励,一种条件下与解答者的成绩成正比,一种条件下与解答者的成绩成反比。结果显示,无论在哪种条件下,只要评分者妒忌解答者(低奖励评分者跟高奖励的解答者在一起),他们就会做出更多的欺骗性伤害行为,更少的欺骗性帮助行为。

其次,嫉妒会削弱人们道德虚伪的程度,甚至会逆转这种倾向。道德虚伪(moral hypocrisy)是指相比自己,人们通常对他人持有更严格道德标准的一种行为倾向(Lammers,Stapel,& Galinsky,2010)。嫉妒者往往会对自己有较高的道德要求,比如在为了约会而超速驾驶这件事情上,相比自己,他人的违规行为被认为更可接受。因为嫉妒的功能在于促使人们努力减少自我跟被嫉妒者之间的差距。所以在道德判断上,如果降低对别人的道德标准,同时,相应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那就意味着道德差距在被缩减。

由于嫉妒背后的心理状态是:把别人拥有的判定为本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而把自己失去的则归结为是别人因此而获得的。所以嫉妒是导致幸灾乐祸的一个重要因素(Cikara & Fiske,2012;Smith, Powell, Combs, & Schurtz,2009; Powell, Smith, &Shurtz,2008)。嫉妒者把自己和被嫉妒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零和博弈的过程,对手一旦在利益上有所损失,也就意味着自己获益,而获益常常带来快乐。


嫉妒会产生这么多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嫉妒的心理吗?

如何解读被比较对象的优越性是决定了我们会对其产生羡慕还是嫉妒的重要决定因素。

第一,首先要认识到的是一个人的优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有个人的能力,也有家庭社会环境的推动,哪怕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就读同一个学校,甚至成长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双胞胎都会在往后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既然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聚合体,又何必硬拉强扯地把彼此放在看似公平的起跑线上进行对比呢

第二,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都不同,不妨多问问周围的人自己优秀的方面,与其把重心放在不断比较又不断滋生嫉妒情绪这件事情上,不如通过强化自己的优点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个反过来被别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对象。

第三,优秀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扩展自己的认知,才会知道“青出于蓝胜于蓝”背后的深奥含义,世界那么大,优秀的人那么多,欣赏百花齐放,别人都在表演,自己当个观众,看得多了,以前定义的优秀是不是也很普通了呢?

最后的最后,如果真的无法控制嫉妒在心里恣意妄为,那你要记得:如果嫉妒一个人的外貌,那就给自己的认知里输入“我们总是会衰老的”;如果嫉妒一个人的聪明,那就告诉自己“傻人有傻福”; 如果嫉妒一个人的才华,那就不停重复“自古才子佳人多苦难,不苦其心志,不劳其筋骨,不饿其体肤的生活不也是很幸运么”。

不会对张牙舞爪的嫉妒泼妇骂街,难道还不会对自己自言自语吗?


Refrences:

Scottcgi (2020). 从心理学和进化角度揭秘:妒忌与嫉妒、羡慕与崇拜的本质. 来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392093

读书堂(2015). 大众心理学—崇拜心理学. 北京:北京读书堂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Cikara, M., & Fiske, S. T. (2012). Stereotypes andschadenfreude: Affective and physiological markers ofpleasure at outgroup misfortunes. Social Psychologicaland Personality Science, 3, 63-71.

Foster, G. M. (1972). The anatomy of envy: A study insymbolic behavior. Current Anthropology, 13(2), 165–02.

Gino, F., & Pierce, L. (2009a). Dishonestyin the name ofequ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9), 1153–160.

Gold, B. T. (1996). Envious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maladjust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Personality and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3), 311–21.

Haslem, N., & Bornstein, B. H. (1996). Envy and jealousy asdiscrete emotions: A taxometric analysi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3), 255–72.

Lammers, J., Stapel, D. A., & Galinsky, A. D. (2010). Powerincreases hypocrisy: Moralizing in reasoning, immoralityi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5), 737–44.

Parrott, W. G. (1991).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envy andjealousy. In P. Salovey (Ed.), The Psychology of Jealousyand Envy (pp. 3–0). New York: Guilford.

Parrott, W. G., & Smith, R. H. (1993). Distinguishing the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906–20.

Pellegrini, A. D. (2007). Is aggression adaptive? Yes: Somekinds are and in some ways. In P. H. Hawley, T. D. Little,& P. C. Rodkin (Eds), Aggression and adaptation: Thebright side to bad be havior (pp. 85–05).

Pleban, R., & Tesser, A. (1981). The effects of relevance andquality of another’ performance on interpersonalclosen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4(3), 278–85.

Powell, C. A. J., Smith, R. H., & Schurtz, D. R. (2008).Schadenfreude caused by an envied person’ pain. In R.Smith (Ed.), Env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48–64), New York: Guilford.

Schoeck, H. (1969). Envy: A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New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Smith, R. H., & Kim, S. H. (2007). Comprehending env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46–4.

Smith, R. H., Combs, D. J. Y., & Thielke, S. M. (2008). Envyand the challenge to good health. In R. Smith (Ed.), Envy:Theory and research (pp. 290–14), New York: Guilford.

Smith, R. H., Parrott, W. G., Diener, E. F., Hoyle, R. H., &Kim, S. H. (1999). Dispositional env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8), 1007–020.

Smith, R. H., Powell, C. A. J., Combs, D. J. Y., & Schurtz, D.R. (2009). Exploring the when and why of schadenfreud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3(4), 530–46.

Tesser, A., Crepaz, N., Collins, J. C., Cornell, D., & Beach, S.R. H. (2000). Confluence of self-esteem regulationmechanisms: On integrating the self-zoo.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12), 1476–489.

Zeelenberg, M., & Pieters, R. (2007). A theory of regretregulation 1.0.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