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是什么意思呢)


“不迁怒,不贰过”语出《论语·雍也》第3章,原文如下: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不迁怒,不贰过


鲁哀公作为鲁国的国君,问孔子,他的三千弟子中,哪一个最优秀?这一问一答,中间是有玄机的,并不是就问一下谁的成绩好?言下之意,是哪一个可以做孔子的接班人?孔子在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七十岁,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地说:“天丧予!天丧予!”

由此推断孔子这件事就发生在孔子70岁以后,“人生七十古来稀”,哀公的问话既激起孔子对颜回【29岁】英年早死的怀念,又对自己后继无人的惋惜,还有孔子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高尚品格的肯定。

“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实则非常不容易,所以孔子会说,三千弟子中,除了颜回,没有人可以做到。

“不迁怒”:迁怒,我的理解是殃及无辜,用比较接地气的话就是——“躺着都中枪”。表现形式有:“怨天尤人”,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自己永远没有错,出现了问题都是他人的错。所以,孔子《论语·公冶长》有云:“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如何做到“不迁怒”呢?就是要做到“反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所以,遇事不迁怒、不责备他人是一种修养!不是常人所能为。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表现的形式为“无怨”,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论语·颜渊】。

无怨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圣人之道,吾性自知,圣贤智慧,可学而至。致良知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激情和生命的意义。现在的我以愉悦的心情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享受与人为善的乐趣,内心深处感受到世间万物都是那么美好,总是真诚地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我现在是忙而不累,累而不苦,而且是乐此不疲。在家无怨,在邦无怨,因为心无怨。

“不贰过”:古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人人都有可能会犯错,没有人是完美的。

“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犯。或者这样说,一错再错,还有的人的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而颜回可以做到“吃一堑,不贰过”,所以颜回非常了不起。

阳明先生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我们做不到颜回的“不贰过”,但我们反躬自身,常思己过,这样才能超越自我。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人生!


“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境界,对我们而言可能难以企及,但可以作为我们终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子日:“成人之美,易;不成人之恶,难!”“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上半生,我总是喜欢做容易的,下半生,我深知知难行易,更要克难求进。这样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从今以后,“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将成为我的人生准则!做一个于国、于人、于家都有益的人!做一个靠谱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人不迁怒,遇事不贰过。在家无怨,在邦无怨,因为心无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