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野前胡是什么(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前胡)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治之。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

  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来源: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秋冬季或早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白花前胡药典有效成份规定为白花前胡甲素与白花前胡乙素,紫花前胡药典有效成份规定为紫花前胡苷。《中国药典》2005版开始将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分列为两个不同品种。

  相关名字:

  ①白花前胡,又名:云前胡、信前胡、水前胡(《植物名实图考》)岩风、南石防风,坡地石防风、鸡脚前胡、岩川芎。②紫花前胡,又名:土当归(《植物名实图考》),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

  产地:白花前胡主产于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等地;紫花前胡主产于江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性状鉴别:

  考虑到历代均以前胡属植物为主,均以白花前胡为最优,现代研究也表明紫花前胡与白花前胡化学成分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药用应做区分。

  白花前胡: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长3~15cm,直径1~2cm。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根头部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射线放射状。气芳香,味微苦、辛。

  紫花前胡:根头顶端有的有残留茎基,茎基周围常有膜状叶鞘基部残留。断面类白色,射线不明显。质地上,紫花前胡较硬,皮部与木部易分离,皮部较狭,散有黄色斑点,木部黄色。

  前胡以根粗壮、皮部肉质厚、质柔软、断面油点多、香气浓为优质特征。

  主治病证:

  1. 痰热咳喘。

  本品辛散苦降,性寒清热,宜于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咯痰黄稠量多,常配杏仁、桑白皮、贝母等药,如前胡散(《圣惠方》);因本品寒性不大,亦可用于湿痰、寒痰证,常与白前相须为用。

  2. 风热咳嗽。

  本品味辛性微寒,又能疏散风热,宣发肺气,化痰止咳。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常配桑叶、牛蒡子、桔梗等同用;配辛温发散,宣肺之品如荆芥、紫苏等同用,也可治风寒咳嗽,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煎服,6~10g;或入丸、散。

  鉴别用药:

  白前与前胡,均能降气化痰,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常相须为用。但白前性温,祛痰作用较强,多用于内伤寒痰咳喘;前胡性偏寒,兼能疏散风热,尤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喘。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2.《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3.《药义明辨》:“其功先在散结,结散则气下,而痰亦降,所以为痰气要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白花前胡含挥发油及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前胡苷、前胡素、伞形花内酯等。

  2.药理作用:紫花前胡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作用时间长,其效力与桔梗相当;甲醇总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初期血管通透性,对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解痉作用;能延长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有镇静作用。白花前胡提取粗精和正丁醇提取物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但不影响心率及心肌收缩力;伞形花内酯能抑制鼻咽癌KB细胞的生长。

  3.临床研究:前胡粉口服治疗菌痢,效果显著,对慢性肠炎也有较好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981,8:358);麻黄、前胡2味,煎汁,稍加白糖频服,治疗小儿腹泻138例,药后临床症状消失126例,占91.3%(浙江中医杂志,1988,9:403);白花前胡,水煎服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对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其它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122)。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