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拉绿色的屎是怎么回事(一种绿便,十几种可能,新手妈妈千万要搞清楚)

很多妈妈都知道大便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大便不同的颜色、形状,都及时反映着宝宝的健康状况、饮食结构、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绿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甚至一度在儿科门诊的咨询问题中排名前列。

绿便会出现在宝宝的任何一个月龄,虽然都是绿便,但它的发生原因各有不同。

“绿便”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一定是疾病的信号吗?

〇 谁给大便“染”了颜色

人体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需要胆汁的参与,胆汁是通过胆囊收缩经胆管排泄到十二指肠,然后参与对小肠中食糜的消化活动。

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胆红素,呈金黄色,而胆红素经氧化后变成的胆绿素是暗绿色的。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随胆汁排到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胆素原,胆素原再在肠道下段被氧化为粪胆素,粪胆素是黄色的,这便是正常大便的颜色了。

〇 宝宝的绿便从何而来

宝宝大便的颜色与喂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是糊状的,外观呈黄色或金黄色,有一股甜酸气味,但不臭;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比母乳喂养的要稠一些,呈淡黄色或土黄色,味道略带腐败样臭味,有时会出现奶瓣。

绿便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胎便:一般出生 24 小时内宝宝就开始排胎便,颜色为墨绿色,呈糊状,较为黏稠,而且量

大。通常 3~4 天可以排完,然后逐渐变成黄色。这种绿便无须特别护理。

添加辅食:宝宝添加辅食,开始进食绿色蔬菜泥时,大便中可能会出现绿色蔬菜的颜色。常可见尚未消化的蔬菜碎末,这实际上是健康宝宝添加辅食后常有的事,家长不用过于紧张,可将蔬菜做得更碎些,减缓辅食添加的速度,等宝宝的大便更加成形后再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量。

铁元素利用不全:多发生在混合喂养或全奶粉喂养的宝宝。婴幼儿配方奶粉是铁强化奶粉,含铁量高,宝宝利用不完的铁元素随大便排出,经空气氧化后便会变成绿色或深绿色,呈糊状或条状,容易有臭味。

受凉:宝宝着凉,特别是腹部受凉时,肠蠕动加快,胆绿素还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就会导致大便呈绿色,且带黏液。宝宝可能还会伴有感冒症状。

喂养不足:宝宝因为饥饿胃肠蠕动加快,肠道中的胆红素尚未来得及转换就从大便中排出,于是大便就会发绿变稀,带黏液。这种情况下,宝宝可能有哭闹不安等表现,这种绿便与受凉引起的相似,但量相对较少。

前后奶摄入不均:前奶富含乳糖,后奶富含脂肪。当前奶充足,宝宝摄入过多时,可能没足够的乳糖酶来消化乳糖,这就会导致宝宝消化不完善而出现绿便。宝宝大便可呈黄绿色,带少许泡沫。如果宝宝大便规律,精神状态也好,这种绿便就可不予理会,但如果泡沫过多而且形状较稀,可适当挤掉部分前奶。

消化不良:如果宝宝脂肪消化不良,胆汁利用不全转化为胆绿素再随大便排出,就会使大便呈黄绿色,且有油滑球状颗粒。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首次添加奶粉时,配方奶粉的脂肪结构和母乳有所不同,相对难消化,部分宝宝可能出现此种现象。

食物过敏:大便黄绿色、稀烂、便次多,伴阵发性哭闹不安、皮疹,这些信息往往提示孩子出现了食物过敏。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妈妈一吃某种食物就拉绿便,反之却没事,则首先考虑过敏的可能性。

黄疸:新生儿黄疸期,宝宝体内胆红素增多须通过肠道排出以降黄疸。黄疸严重需要照蓝光的宝宝,在蓝光照射期间绿便会更加明显,这些是胆红素排出的正常现象,待黄疸消失,大便会转为黄色。

病毒或细菌感染:宝宝胃肠道感染也会让大便呈淡绿色或亮绿色,大便呈稀薄水样,黏液多,有明显酸臭味。宝宝还有可能有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表现。

惊吓:特别是 6 个月以内的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神经反射容易泛化,肠道运动调节功能不稳定,当宝宝受到惊吓时,肠蠕动会加速,奶液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因此会导致绿色的稀便。在小儿中医中也有“惊恐泄泻”的说法。

〇 宝宝拉绿便怎么办

搞清宝宝拉绿便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预防了。

首先,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其次,喂养要适量,喂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宝宝消化。

针对因消化不良拉绿便的宝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益生菌;

针对因食物过敏导致的绿便,家长需要及时就医并注意观察过敏原;

对于胃肠道感染的绿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化验大便,对症治疗。

母乳喂养的宝宝要预防绿便,妈妈平时应注意科学饮食,尽量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损

伤到宝宝的胃肠;

多喝白开水,注意乳头卫生,一旦乳腺发炎,停止用发炎的乳房哺乳。

人工喂养的宝宝,妈妈们要时时观察宝宝,调整奶量及喂奶的时间规律。

宝宝安静时,家长可以隔着衣服,顺时针方向轻轻地帮宝宝按摩肚子,有利于宝宝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促进肠道功能的完善。

总之,大便偏绿并不一定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只要宝宝大便的次数和性状正常,且生长发育无异常,一般不用特别担心。如果实在不放心,妈妈也可及时带宝宝接受专业儿科医生的咨询。